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旗下的「Nature Index Supplements 2024 AI」近期發布了全球 AI 研究領域領先的 TOP100 大學榜,基於過去五年頂尖期刊論文的產出,不僅展示了學術界在 AI 領域的競爭態勢,更反映出全球 AI 教育格局的深刻變化。
美國持續領先,加州系統表現亮眼
榜單顯示,美國大學在 AI 研究領域依然保持強勁優勢,共有 46 所大學進入百強榜單. 其中,哈佛大學以 805.23 的「科學研究份額值」位居榜首,其跨學科實驗室吸引了大量科研經費. 史丹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緊隨其後,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加州大學系統的多所分校表現突出,UCSD、UCB、UCLA 三校均進入前十,顯示出加州大學在 AI 研究方面的集團優勢和產學研融合的特色。
中國崛起迅速,清華大學首次躋身前十
中國高校在 AI 研究領域的崛起是本次榜單的一大亮點,清華大學以全球第九的成績首次躋身前十,其自動駕駛團隊在國際會議上獲得多項最佳論文獎. 北京大學位列第 14,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等 19 所高校也進入榜單,顯示出中國在 AI 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勢頭。
然而,榜單也揭示出中國高校在 AI 研究方面的一些挑戰,例如在頂級期刊上獨立發文量與美國相比仍有差距,顯示原創性研究仍需加強。
英國實力不容小覷
英國政府對 AI 技術發展高度重視,加大投資力度. 英國共有 7 所大學進入全球 AI 研究百強,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倫敦帝國學院和愛丁堡大學也在 AI 研究領域擁有較強實力。
學生的兩難:追排名還是賭未來?
榜單折射的不僅是科學研究實力,更是留學選擇的認知革命。當南加州大學以「好萊塢 + 矽灘」雙 IP 衝至 46 名,其電影 AI 專業學生已能用 GPT-5 生成劇本並自動匹配投資人。而華盛頓大學靠著亞馬遜的 14 億美元捐贈,把 AI 課程開進了西雅圖太空針塔頂層的全景教室。
這場排名的真正價值,或許在於撕開了 AI 教育的複雜面相:當清華用國家力量猛追基礎研究,當加州系把校園變成科技公司前哨站,每個選擇都對應著不同的未來圖景。正如 MIT 媒體實驗室主任伊藤簍一所言:「AI 教育的終極考核不在榜單,而在十年後你的技術是否還活著。」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