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主要指數早盤漲跌不一,截至午盤,滬指漲0.08%報3371.86點,深成指跌0.24%,創業板指跌0.23%,北證50指數跌0.37%。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072億元,較上日放量434億元,超3400只個股下跌。
盤面上,銀行股集體走強,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創歷史新高。
ETF方面,銀行ETF南方、富國銀行ETF、華安銀行ETF指數基金、 鵬華中証銀行ETF、華夏銀行ETF基金、銀行ETF天弘、匯添富銀行ETF龍頭、華寶銀行ETF、招商銀行ETF優選、銀行ETF易方達上漲。
年內舉牌至少13次,險資“爆買”銀行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信息顯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來險資已有13次舉牌,其中6次為舉牌銀行股,包括平安人壽舉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2次),瑞眾保險舉牌中信銀行,新華保險舉牌杭州銀行。
從險資重倉持股情況來看,截至一季度末,險資對銀行股持股數量和市值均在險資持股行業中位居前列。而在一眾保險機構中,中國平安及“平安系”公司舉牌銀行股的頻次較高,平安人壽更是多次增持、舉牌招行H股。
招商證券指出,險資頻繁買入港股國有大行,是資產荒環境下保險公司基於對股息率、税收優勢、流通盤規模、監管要求、抗週期屬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進行的決策,綜合考量,這一行為既體現了險資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理性選擇,也反映了國有大行在金融市場中的獨特投資價值。
2024年以來,險資增配銀行股,尤其是增配不少國股行H股。根據招商證券梳理的保險持股銀行情況來看,截至2025年5月8日,險資持有銀行股市值為0.69萬億元,較2023年末增加了0.16萬億元。其中,增持情況有:平安增持建行、工行、招行、郵儲和農業銀行H股,國壽增持中信和蘇州銀行,大家增持興業銀行,瑞眾人壽增持興業和中信銀行,信泰人壽增持浙商和北京銀行,長城人壽增持無錫銀行,新華人壽增持杭州和建設銀行,利安人壽和國華人壽增持常熟銀行;減持情況有:國壽減持郵儲銀行,大家減持招商銀行,太平減持農業銀行,和諧健康減持平安、工行和建設銀行,陽光保險減持北京銀行。
保險公司重倉A股銀行股股數觸底回升。從保險公司重倉A股流通股來看,2020年-2024年,保險公司重倉A股銀行流通股的股數一直呈下降態勢,從2020年底的526億股下降至2024年底的383億股。2025年一季度呈現觸底回升態勢,25Q1末回暖至391億股。從市值來看,保險公司重倉銀行流通股的市值從2024年開始回升(主要得益於銀行股股價上漲,銀行指數2024年漲幅34%),2025年一季度繼續呈回升態勢。
對於銀行板塊,東方證券認為,當前進入穩增長政策密集落地期,寬貨幣先行,寬財政緊隨,地方化債顯著提速,對2025年銀行基本面產生深刻影響;財政政策力度加碼,支撐社融信貸並提振經濟預期,順週期品種有望受益;廣譜利率下行區間,銀行淨息差短期承壓,但高息存款進入集中重定價週期疊加監管對高息攬存行為持續整治,對25年銀行息差形成重要呵護;2025年是銀行資產質量夯實之年,政策託底下,房地產、城投資產風險預期有望顯著改善,風險暴露和處置較為充分的部分個貸品種也有望迎來資產質量拐點。現階段關注兩條投資主線:1、區域需求具備alpha且季報表現突出的城農商行;2、高股息品種。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