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處於震盪態勢,銀行板塊則是逆勢上攻。多隻銀行股近期創下歷史新高,部分銀行ETF也創出上市新高。
5月以來,銀行ETF漲超3%。
作為高股息和穩市的主要品種,近兩年銀行板塊吸引不少中長線機構資金涌入,成為國家隊、社保基金和保險等大型機構的主要持倉之一。
得益於大型機構的流入,近兩年以來銀行板塊表現亮眼,2024年更是在眾多行業中漲幅排名第一。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匯金重倉了多隻銀行股,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
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前十的公司中,銀行佔多數。其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持股市值居前,分別為1218.39億元、849.65億元、231.33億元。
此外,近一年以來,保險資金大幅增持銀行板塊,年內相繼有多家險資繼續增持。比如招商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中信銀行H股等被險資舉牌。
相比之下,主動型基金則是低配銀行板塊。
2024年四季度數據顯示,基金對銀行股出現增持,主動型基金對銀行持倉總市值環比增加22.87%;持倉佔比環比上升1.16個百分點。
有市場觀點認為,近期銀行板塊的上漲源於一些主動基金的對過去低配的調整。
回顧過去幾年:2019年到2021年期間,偏股混合基金相對於滬深300低配銀行,在茅指數的牛市下主動基金獲得超額收益。2022年到2024年期間,銀行逆勢上漲,低配銀行是大部分主動基金跑輸基準的原因之一。
華泰證券統計了所有主動偏股型基金在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的A股持倉,計算其行業分佈,並以滬深300行業權重佔比為基準,統計偏離度,結果顯示:
主動偏股基金超配較多的行業主要是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汽車、機械設備、國防軍工、基礎化工。其中,超配最多的電子行業在新規公佈後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1.58%,在所有行業中排名倒數第二,也正是因為電子行業的拖累,上週科創50指數才在主要指數中領跌。
主動偏股基金欠配較多的行業主要是食品飲料、銀行、交通運輸、非銀金融、公用事業、建築裝飾。其中,銀行、食品飲料、公用事業在新規公佈後兩個交易日分別上漲2.49%、1.02%、0.90%,在所有行業中分別排名第1、第4、第6。
招商策略指出:
1.公募基金可能更加重視對低波高分紅產品及股票的配置,而公募基金對高分紅尤其銀行長期處於低配狀態,未來配比可能回升;
2.近期出台的新規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後,公募基金的整體行業配置與基準指數的行業分佈差異可能在中長期縮小,無論以滬深300還是中証800為參考基準,當前主動偏股公募基金對銀行、非銀、公用事業等行業的低配比例較高,配比在中長期存在回升可能。
中信証券則認為,過去3年公募普遍跑輸基準,低配銀行只是部分原因,頻繁交易和板塊輪動也產生了負向貢獻,因此向基準靠攏和保守化配置是大勢所趨,但過程是動態的,絕非簡單做多低配行業。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