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對華部分貨品徵104%關稅,市場關注「國家隊」護盤,南向資金淨買入356億港元創歷史最高紀錄,恒指今日曾跌逾4%後倒升近1%。美股道指及納指隔晚各反覆跌0.8%及2.2%,撰文之時,美國2年期債券孳息升至3.765%,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攀升至4.349%(曾高見4.515%),美國30年期債券孳息升至4.809%(曾高見5.023%),美匯指數跌至102.53,道指期貨最新跌380點或1%,納指期貨最新跌0.2%。美元兌日圓跌0.5%至145.52,日經指數全日跌3.9%。上證綜指全日升41點或1.3%收3,186點,深證成指漲1.2%,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近1.7萬億元人民幣。國家商務部負責人就《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回應表示,如果美方執意進一步升級經貿限制措施,中方必將堅決反制,並奉陪到底。
港股今日先跌後回升。恒指低開632點,初段一度跌867點低見19,260點,尾市倒升313點高見20,441點。全日升136點或0.7%,收20,264點:國指升105點或1.4%,收7,535點;恒生科技指數升120點或2.6%,收4,689點。大市全日成交總額4,123.85億元。
港交所(00388.HK) +5.200 (+1.416%) 沽空 $4.75億; 比率 16.026% 升1%收301.6元,滙控(00005.HK) +1.150 (+1.332%) 沽空 $1.79億; 比率 17.014% 及友邦(01299.HK) +0.400 (+0.654%) 沽空 $4.24億; 比率 28.644% 各跌1.4%及6%,中行(03988.HK) +0.030 (+0.668%) 沽空 $1.54億; 比率 17.335% 漲0.2%。長和(00001.HK) +0.450 (+1.019%) 沽空 $6.58千萬; 比率 24.040% 走低1.4%。
【南向淨流入攀高 恒指先跌後回升】
科網股走個別,阿里(09988.HK) +2.100 (+1.728%) 沽空 $8.25億; 比率 10.428% 倒升1.1%,京東(09618.HK) -0.100 (-0.076%) 沽空 $7.10千萬; 比率 4.762% 跌0.7%。其他科技股方面,小米(01810.HK) +0.550 (+1.083%) 沽空 $3.78億; 比率 7.424% 彈高7.7%報41.9元。美團(03690.HK) -0.400 (-0.283%) 沽空 $6.51億; 比率 17.129% 及嗶哩嗶哩(09626.HK) -1.200 (-0.867%) 沽空 $2.95千萬; 比率 10.733% 升4.1%及2.4%,騰訊(00700.HK) -3.400 (-0.683%) 沽空 $3.95億; 比率 5.774% 升0.2%,網易(09999.HK) -2.200 (-1.326%) 沽空 $2.26億; 比率 34.043% 及快手(01024.HK) -1.250 (-2.347%) 沽空 $2.23億; 比率 18.462% 升逾1%,百度(09888.HK) -0.450 (-0.529%) 沽空 $3.79億; 比率 48.504% 跌1.1%。
滙豐環球研究報告指,消費者科技股上,小米受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小於蘋果的供應商,因為其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極低,而且其產品定位對於不確定的經濟前景更具防禦性。然而,公司仍需關注新興市場的需求和貨幣波動風險。該行予小米目標價為70.4元,評級「買入」。
【沽空率升至高位 中芯華虹受追捧】
港股今日市寬續向好,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28比20(上日為35比13),上升股份1,154隻(升幅3.7%),恒指成份股今日47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32隻,升跌比率為57比39(上日為65比34)。大市今日錄沽空846.72億元,佔可沽空股份成交額3,858.38億元的21.945%(上日為18.274%)。
晶片和軟件股受追捧,中芯(00981.HK) -2.150 (-4.762%) 沽空 $3.80億; 比率 4.469% 及華虹(01347.HK) -2.800 (-7.943%) 沽空 $3.96億; 比率 16.248% 炒高10.5%及8.1%,中軟(00354.HK) -0.010 (-0.185%) 沽空 $5.18千萬; 比率 18.357% 升5.4%。手機部件股方面,高偉(01415.HK) -0.150 (-0.679%) 沽空 $8.16百萬; 比率 12.746% 及舜宇(02382.HK) -1.500 (-2.276%) 沽空 $1.25億; 比率 24.125% 升5.6%及4.3%。
摩根士丹利發表研報指,受中國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驅動,預計AI晶片需求將隨著AI推理需求的激增而增加。鑒於美國AI圖形處理器供應有限,加上對中國晶片的需求激增,預期中芯將成為中國AI晶片設計板塊的主要支持者。該行提及,雖然中芯國際的產能可能亦受到設備瓶頸的限制,但估計公司每年可生產360萬個AI圖形處理器單元,能滿足中國國內需求。該行將中芯目標價由38元上調至40元,評級由「減持」上調至「與大市同步」。(wl/u)(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5-09 16:25。)
AASTOCKS新聞